推荐阅读
通讯:吉隆坡中国文化中心疫情期...

随着古筝琴声响起,吉隆坡中国文化中心教室中传出《但愿人长久》的悠扬旋律;在绘画班教室里,学员们则以菊花、月饼、螃蟹等具有浓郁秋意的主题作画。 随着马来西亚国内新

更多教育
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代表热议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本报记者 梁丹 储召生 西南大学学生在盛开的蓝花楹下拍摄毕业照。(2022年5月16日摄)新华社发(秦廷富摄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科技 > 正文

熊猫害怕“熊猫人”吗?网友:反正我挺怕的

日期: 2022-08-18 16:49:16    来源: 科技日报   
分享到:

 这两天,微博话题

  #熊猫难道不害怕吗#

  引发网友热烈讨论

熊猫害怕“熊猫人”吗?网友:反正我挺怕的

  据网友@吃不胖的小5发布的微博

  工作人员穿上熊猫套装的图片,

  看起来有些“吓人”

  难道熊猫不害怕吗?

  网友:熊猫害不害怕我不知道,

  反正我是挺害怕!

熊猫害怕“熊猫人”吗?网友:反正我挺怕的

熊猫害怕“熊猫人”吗?网友:反正我挺怕的

熊猫害怕“熊猫人”吗?网友:反正我挺怕的

熊猫害怕“熊猫人”吗?网友:反正我挺怕的

熊猫害怕“熊猫人”吗?网友:反正我挺怕的

熊猫害怕“熊猫人”吗?网友:反正我挺怕的

  还有人问,

  我一眼就看出就是假的,

  难道熊猫看不出来?

  让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

  中国动物学会动物行为学分会副理事长

  兼秘书长刘定震,

  为你科普一下!

  印痕行为,也称印记行为,

  是动物行为学中非常典型的一个现象。

  如雁鸭类等早成性鸟类,

  在它出壳第一眼看到的活动物体,

  都会当成自己的亲生父母跟随。

  刘定震说,

  类似的现象在哺乳类动物中也存在。

  工作人员穿熊猫服

  是为了在照顾大熊猫幼崽时,

  避免它们因为印痕行为对人类产生依赖

  将来放归野外时,

  它们才会躲避人类而不是主动靠近。

  科研人员还将大熊猫的粪便和尿液气味

  一起抹到熊猫服上,

  让工作人员更“像”熊猫。

熊猫害怕“熊猫人”吗?网友:反正我挺怕的

  图源:@iPanda熊猫频道

  那么熊猫服达到预想的效果了吗?

  刘定震表示,

  根据最近几年培训的个体

  和放归的效果来看,

  熊猫服确实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放归野外的个体全部对人类的活动,

  比如说话声产生警戒反应,

  并表现出回避行为。

  大熊猫到底能不能分辨出

  穿熊猫服的是人还是熊猫?

  刘定震说,科研人员实验发现,

  通过给成年大熊猫辨认熊猫图案,

  哪怕改动一个耳朵、

  一只眼睛的位置,

  它都能很明显地区分出来。

  至于大熊猫幼崽是否可以分辨,

  迄今为止还没有人做过相关的研究。

更多活动
更多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