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古筝琴声响起,吉隆坡中国文化中心教室中传出《但愿人长久》的悠扬旋律;在绘画班教室里,学员们则以菊花、月饼、螃蟹等具有浓郁秋意的主题作画。 随着马来西亚国内新

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代表热议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本报记者 梁丹 储召生 西南大学学生在盛开的蓝花楹下拍摄毕业照。(2022年5月16日摄)新华社发(秦廷富摄

熊猫害怕“熊猫人”吗?网友:反正我挺怕的
日期: 2022-08-18 16:49:16 来源: 科技日报这两天,微博话题
#熊猫难道不害怕吗#
引发网友热烈讨论
据网友@吃不胖的小5发布的微博
工作人员穿上熊猫套装的图片,
看起来有些“吓人”
难道熊猫不害怕吗?
网友:熊猫害不害怕我不知道,
反正我是挺害怕!
还有人问,
我一眼就看出就是假的,
难道熊猫看不出来?
让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
中国动物学会动物行为学分会副理事长
兼秘书长刘定震,
为你科普一下!
印痕行为,也称印记行为,
是动物行为学中非常典型的一个现象。
如雁鸭类等早成性鸟类,
在它出壳第一眼看到的活动物体,
都会当成自己的亲生父母跟随。
刘定震说,
类似的现象在哺乳类动物中也存在。
工作人员穿熊猫服
是为了在照顾大熊猫幼崽时,
避免它们因为印痕行为对人类产生依赖
将来放归野外时,
它们才会躲避人类而不是主动靠近。
科研人员还将大熊猫的粪便和尿液气味
一起抹到熊猫服上,
让工作人员更“像”熊猫。
图源:@iPanda熊猫频道
那么熊猫服达到预想的效果了吗?
刘定震表示,
根据最近几年培训的个体
和放归的效果来看,
熊猫服确实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放归野外的个体全部对人类的活动,
比如说话声产生警戒反应,
并表现出回避行为。
大熊猫到底能不能分辨出
穿熊猫服的是人还是熊猫?
刘定震说,科研人员实验发现,
通过给成年大熊猫辨认熊猫图案,
哪怕改动一个耳朵、
一只眼睛的位置,
它都能很明显地区分出来。
至于大熊猫幼崽是否可以分辨,
迄今为止还没有人做过相关的研究。
- 江阴市“质量月”活动全面启动
- 科普中国创作大会暨2022中国科普作家协...
- 邯郸市启动社会科学普及月 用外语讲邯郸成...
辽宁盘锦:文化惠民,点亮群众幸福...
中秋时节,稻田深处的阵阵秋风吹来了几分凉意,而盘锦市双台子区双盛街道常家村的农家书屋内却非常火热。“书画摄影展”“视频培训课”“传统文化竞赛”。一场场公共文化
- 多家企业相聚“神龙丰” 寻求合作
- 科技兴邦 强国有我
- 杰克逊家族、和太极家族以及宾扎耶德集团亚...
重温党的光辉历史 唱响党的时代...
阳春三月的一个上午,吴江耘林生命公寓的大厅里格外热闹。苏州老科技协会音乐党课在这里拉开了帷幕,共同参与的有苏州老专家协会、苏州老专家艺术团、陈霞基金会党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