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古筝琴声响起,吉隆坡中国文化中心教室中传出《但愿人长久》的悠扬旋律;在绘画班教室里,学员们则以菊花、月饼、螃蟹等具有浓郁秋意的主题作画。 随着马来西亚国内新

刘广才先生是郑板桥书画艺术的传承人。1963年出生于江苏省兴化市(郑板桥故里)。硕士研究生毕于南京大学企业管理与战略专业,书画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系高研班。现担任全国

地球之水或源自太阳系边缘小行星
日期: 2022-08-18 16:29:01 来源: 科技日报日本科学家在最新一期《自然·天文学》杂志上发表论文称,他们分析了隼鸟2号探测器从小行星“龙宫”收集的稀有样品后发现,地球上的水可能是由太阳系外缘的小行星带来的,最新研究揭示了数十亿年前海洋在地球上如何形成的奥秘。
为了揭示生命如何起源以及宇宙如何形成,研究人员对2020年隼鸟2号探测器从“龙宫”带回地球的5.4克岩石和灰尘样本进行了分析。今年6月,研究团队表示,他们在这些样本中发现了有机物质,这表明地球上生命的某些组成部分——氨基酸可能在太空中形成。
研究人员在论文中指出:“具有挥发性且富含有机物的C型小行星可能是地球水的主要来源之一,小行星如何向地球输送挥发性物质(即有机物和水)仍然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在最新研究中,我们在‘龙宫粒子’中鉴定出的有机物可能是挥发物的重要来源之一。”
研究人员假设这些物质可能来自“外太阳系”,但表示“它们不太可能是输送到早期地球的挥发物的唯一来源”。他们认为,“龙宫粒子”无疑是可用于实验室研究的受污染最少的太阳系材料之一,对这些珍贵样本的持续研究必将扩大人们对太阳系早期形成过程的理解。
隼鸟2号于2014年12月从日本鹿儿岛县种子岛宇宙中心发射升空,2018年6月飞抵距离地球约3亿公里的目标小行星“龙宫”附近,并对“龙宫”进行了全面的信息采集。“龙宫”直径约1公里,被认为含水和有机物,与约46亿年前地球诞生时的状态相近。2020年12月,隼鸟2号回收舱返回地面。(刘霞)
- 倾情浇灌绿色希望
- “洵美且异”打造上海基础教育“新名片”
- 智博会重庆馆将展示上百个智慧应用场景
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代表热议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本报记者 梁丹 储召生 西南大学学生在盛开的蓝花楹下拍摄毕业照。(2022年5月16日摄)新华社发(秦廷富摄
- 建好用好秦创原 推动创新驱动发展迈出更大...
- “惠”全球,共享服贸发展机遇
- 2021年我国水产品总产量达6690万吨...
“韦布”重绘“创世之柱”
星际间稠密的气体与尘埃形成了瘦长的气体柱,这就是“创世之柱”。它同时也是最经典的宇宙图像。 恒星在这里诞生。近日,美国宇航局(NASA)詹姆斯·韦布太空望远镜透过云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