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
通讯:吉隆坡中国文化中心疫情期...

随着古筝琴声响起,吉隆坡中国文化中心教室中传出《但愿人长久》的悠扬旋律;在绘画班教室里,学员们则以菊花、月饼、螃蟹等具有浓郁秋意的主题作画。 随着马来西亚国内新

更多艺术世界
诗是无形画 画是有形诗-...

刘广才先生是郑板桥书画艺术的传承人。1963年出生于江苏省兴化市(郑板桥故里)。硕士研究生毕于南京大学企业管理与战略专业,书画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系高研班。现担任全国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学 > 正文

南 庙

日期: 2022-08-04 16:49:49   
分享到:

在我们村子的南头有座庙,村里人都叫它南庙,没人知道他建与何年何月,只记得我上小学时村里人都叫它芝村小学。那时它坐西朝东,有南北两座大殿,且有西厢房三间,是一座完整的院落。南大殿是正殿,有1米多高的青石台基,殿门朝北,门口东有棵碗口粗的杜梨树。北大殿门朝南,门两侧有两根朱红的木柱,宽宽的走廊,廊檐雕梁画栋。两殿南北呼应,歇山飞檐,是儿时心中的最宏伟最壮观的建筑。及至长大,天南海北地逛过岳飞庙、关公庙、土地庙才知他只不过是乡间一座普普通通的小庙,但关于它的故事在我脑海中却越来越清晰。

早年间,农村的冬夜既黑又冷又长,一家人早早吃过晚饭,孩子们早早的钻进被窝,母亲就盘腿坐在炕头,边做针线活边给我们讲有关南庙的故事。听母亲讲,解放前这里曾是方圆百里的大庙,南大殿竖有玉皇大帝的金身,神像有一屋顶那样高,墙壁四周满是绘画,画的都是阴朝地府里的故事,什么小鬼推磨,黑白无常勾人魂魄,人生转世……说得人心惊肉跳,胆战心惊。母亲常给我们讲的是小鬼推磨的故事,我最爱听也最害怕,讲的是一个三根毛赤着脚,浑身形似骷髅呲牙咧嘴的野鬼在不停的推着一盘石磨,一个挣扎中的人头放在中间,磨的下面是血红血红的鲜血,淋淋漓漓地淌着,一贪吃的恶狗正伸着长舌舔噬人血。故事告诫人们,人生在世不要作恶要多做善事,不然死后不但要下十八层地狱,还要受小鬼推磨的苦刑,母亲常借此教育我们要多做善事不做亏心事。

解放后这里成为阶级斗争教育展览馆,是典型的反面教材。破四旧立四新时,庙里能砸得东西全砸光了,只剩下一阴森森殿堂,村里成小学时没有理想去处,就把南庙当成了小学,想借孩子们的欢闹声震摄鬼神。再后来就听人说,谁要是在南大殿睡觉,晚上就会有鬼把你从睡梦中抽起来赶你走,说得神乎其神,胆小的即时是在大白天也不敢迈进大殿一步。我每次路过庙门前,总感觉毛骨悚然,似乎小鬼就在身后,不敢回头多看一眼。

父亲30多岁时,患了咽炎总觉咽喉里有一样东西,吞不下吐不出,以为自己患上不治之症。时年,我们兄妹三人都还尚小,哥哥不谙事理,我刚牙牙学语,妹妹包在襁褓。母亲非常怕父亲有个三长两短,四处求医问药都不见效。有一天村子里有个胆大包天的人,街坊邻居都叫他“鬼不怕”,悄悄来找母亲,叫母亲去南庙求求试试,母亲按他的指点,在一五更天,怀里揣着三个攒下的馒头,偷偷来到庙门前,刚要跪下说话,就听庙东南方向天空有赶车马的声音,好似一大群人赶着车马飞奔而来,浩浩荡荡号角阵阵,母亲惊恐万状,赶忙收拾起东西就往家里跑,到家时天已大亮,吓出了一身冷汗。说也奇怪,至此以后,父亲的病慢慢见好,终于逃过一劫,后来鬼不怕告诉母亲,那正是神来助她的,好人是有好报的。

新小学建起后,南庙就慢慢荒芜了,西厢房早已无影无踪,院墙坍塌处处是残砖碎瓦,院内荒草萋萋无人去理。唯独两大殿历经风雨沧桑巍然屹立。近几年庙的四周翻盖起座座民居,唯独这座庙没人敢越雷池半步,至今仍荒凉着,院子里的杜梨树,现已长成参天大树,每年的秋天硕果累累,但没有一个人敢去采。前几年三里五村的一批善男信女集资在南大殿朝南开了个门,重塑玉皇大帝金身,但庙门很少开,只是村子里谁家有个病人,谁家有个三灾两难的才会到庙上去说说,以求保个平安。

每年的正月初九,传说是玉皇大帝的生日,每到这一天,当年村子里发大财的,谁家有娶儿嫁女的,或有添丁增口的,都会来庙前放挂鞭炮,烧香,磕头,许愿。发横财的还会请大戏唱上三天三夜,母亲更是没忘大帝的好,每年都必去,今年的正月初九,母亲带着小女儿欢天喜地去许愿,并也为我求了根红头绳,帮我拴在脖子上,说这样能保佑我年年平安,岁岁安康。鬼神的有无,我无法去评判,但我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更相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哲理。

南庙随着岁月的流逝日渐沧桑,伴着风雨的剥蚀日渐破败,屋脊上的茅草日渐昌盛,它留给人们的是痛苦和幸福的回忆,它带给人们的是心中的希望和寄托,愿它永驻我村,保一方平安。

作者:荆树玲,曾在《中国农村金融》发表《雷会计》,在《河北农村金融》发表《数据》等短篇。闲暇时写篇文章舒发下情怀。

更多教育
更多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