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建党百年 > 正文
推荐阅读
通讯:吉隆坡中国文化中心疫情期...

随着古筝琴声响起,吉隆坡中国文化中心教室中传出《但愿人长久》的悠扬旋律;在绘画班教室里,学员们则以菊花、月饼、螃蟹等具有浓郁秋意的主题作画。 随着马来西亚国内新

更多时评
乡村治理人才是基础

不断抓好乡村人才队伍建设,为乡村治理提供强大的人才基础和动力保障,推动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沂蒙精神:鱼水相依一家亲

日期: 2021-11-08 13:32:19    来源: 中国网   编辑:赵志斌   
分享到:

1636281047726554.jpg

沂蒙革命根据地是一片红色的沃土,在革命战争年代,沂蒙军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扫荡”和国民党军队的进攻,谱写了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在斗争中铸就了伟大的沂蒙精神。

1940年6月,这首耳熟能详的《跟着共产党走》在临沂市沂南县东高庄村问世了。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沂蒙精神:鱼水相依一家亲

在革命战争年代,共产党、八路军来到沂蒙山区后,他们用生命和鲜血来保护老百姓,而当地的老百姓也拿出自己的一切来支持他们。

在沂蒙红嫂纪念馆内,一组群雕展现出了在抗日战争时期,沂蒙红嫂王换于创办“战时托儿所”的景象。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沂蒙精神:鱼水相依一家亲

由于日寇的疯狂扫荡,许多同志要同日寇进行战斗,不得不将孩子寄养在当地百姓家。这些孩子最大的七八岁,最小的生下来还不到三天。王换于创办“战时托儿所”后,她的两个儿媳也加入进来一起照看革命者的后代。

对于“战时托儿所”42名孩子,王换于都是用生命来呵护的,3年多时间里,这些孩子没有一个伤亡,但是她自己的4个孙子却因为营养不良、照顾不周先后夭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