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古筝琴声响起,吉隆坡中国文化中心教室中传出《但愿人长久》的悠扬旋律;在绘画班教室里,学员们则以菊花、月饼、螃蟹等具有浓郁秋意的主题作画。 随着马来西亚国内新

“山东是文化大省,也是礼仪之邦。让世界了解山东,品味齐鲁美食,就应该将山东的传统文化和礼仪融入菜品中。”齐鲁工匠、齐鲁首席技师、山东文旅酒店管理集团有限公司索

贵州高质量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
日期: 2021-09-25 16:38:47 来源: 贵州日报 编辑:晓曼“五个体系”推动“五个转变”
贵州高质量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
9月23日,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我省在持续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五个体系”建设(即基本公共服务、培训和就业服务、文化服务、社区治理和基层党建体系)的基础上,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做深做实各项工作,推动实现了“五个转变”。
推动就业产业由保脱贫向全面提质增效转变。在就业方面,紧紧围绕稳岗就业这个关键,省生态移民局会同省人社厅、省投资促进局、省乡村振兴局等部门和地方政府,开展搬迁劳动力就业专项帮扶、招商引资等行动,采取加大劳务输出、劳动力就业跟踪监测、就业培训、专项帮扶留守搬迁劳动力、引进适合搬迁群众特点的企业等措施,千方百计做好稳岗就业工作。截至8月31日,全省有劳动力搬迁家庭就业率为93.07%,实现了有劳动力搬迁家庭一户一人以上就业的目标。在产业发展方面,统筹黔粤东西部协作、各级财政和金融信贷资金,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发展产业园区、建立就业帮扶车间,着力补齐安置区产业发展短板,切实增强安置区自我发展能力,带动群众就业增收。至8月底,全省安置点周边有各类企业2446个,各地布局的产业与群众需求更加紧密,推进措施更加有效,发展态势持续向好。
推动公共服务由保基本向全面提档升级转变。持续提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推动安置区教育医疗文化事业不断发展,让搬迁群众享受更优质的公共服务资源。在“十三五”时期全省新建、改扩建配套学校669所、医疗机构440所的基础上,今年发布了《贵州省易地扶贫搬迁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目前,各地基本公共服务、文化服务、社会服务的内容和手段更加丰富。
推动社区治理由粗放型向精细化管理转变。把安置社区作为平安贵州建设的重要阵地,推动搬迁群众融入新社区、适应新生活,着力解决搬迁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提升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同时各地积极探索创新,采取建机制、强管理、提服务、网格化等措施,把社区治理各项工作做深做细做实,积累了黔西南州新市民计划、六盘水市“两个社区”、毕节市“党建+积分”等管理经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
推动文化服务由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积极推动宣传、文化等部门统筹联动,在安置点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服务活动,组建群众演出团队、健身团队、电影放映队等文化志愿队伍,增强社区互动和交流,搬迁群众归属感和身份认同感明显提升。今年以来,各地已组织开展文艺活动、感恩教育、普法教育、市民意识教育等共3.4万余场次,搬迁群众内生动力不断增强。
推动基层党建由抓覆盖向全面引领转变。坚持安置点建到哪里、党的工作就开展到哪里,建强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发挥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目前,各地安置区已实现党的基层组织全覆盖。同时各地将党的领导贯穿于就业组织、产业发展、社区治理、社会融入等全过程,党在安置区的凝聚力、向心力明显增强。(记者 赵勇军 刘悦)
- 圆明园遗址公园加强野生天鹅禽流感疫情应急...
- 半月内销往25省份 风险有多大?——枣庄...
- 张文宏谈疫情发展:呼吁社会各界积极推进疫...
舆情闭环处置解市民“急难愁盼”
原标题:网上用心 网下用力 舆情闭环处置解市民“急难愁盼” “小孩有罕见基础病,想去上海就医怎么办?”“核酸检测时人群拥堵,根本谈不上一米距离,安全哪来保障?”连
- 葫芦岛成功举办“第十六届古玩文化艺术节和...
- 辽宁葫芦岛宏源采摘园四季景不同
- 走进特色企业,格兰登堡(辽宁)啤酒酿造有...
辽宁葫芦岛九龙人文纪念园引领文明...
辽宁葫芦岛九龙人文纪念园引领文明祭祀树新风 点击观看详情视频